UNDERSTANDING “Yi” RIGHTEOUSNESS & “Yi Qi” LOYALTY – AN ESSAY BY PROF. AN IN CHINESE

對中國古代“義”的理解
安蓉泉 Prof. An

    義,是中國儒家思想的重要範疇,也是一個內容豐富的道德概念。儒家之義,指的是“做公正、合理和應當做的事情”。義,包含了主體性和實踐性,推崇在人的內在心靈道德和外在行為品格。在儒家看來,義是處理人際關係的重要依據,也是個人道德修身的價值取向,是人一生應該不斷追求的理想人格要求.

孔子說:“見義不為,無勇也。”指見到應當做的事而不去做,是怯懦的表現。孟子說:“羞惡之心,義之端也。”“羞惡之心”是指因為做不應當做的事(不正義)感到羞恥和憎惡。顯然,孔孟兩位中國古代聖賢心中的“義”,是指心懷道德和戒律、克服客觀和主觀障礙去做正義的、道德的、應當做的事情。

為什麼說要“克服客觀和主觀”的障礙?因為做正義的、道德的、應該做的事情,經常需要克服物質條件不足等客觀障礙和各種名利誘惑等主觀障礙,才可能做到。所以中國古代有“見利思義”“重義輕利”“捨生取義”的人生信條,現代有“義不容辭”“義無反顧”“仗義直言”“大義滅親”“見義勇為”等流行的成語。

舉例一:南宋末年,蒙古軍隊兵臨城下,南宋面臨亡國威脅。文天祥組織四方豪傑起兵抗元。由於勢單力孤結果被元軍俘獲。面對敵人高官厚祿的勸降,文天祥不為所動,只求義死,不求苟生。最後為國捐軀。他留下的《過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詩句,成為光照日月、氣壯山河的絕唱,成為民族精神財富的寶貴部分。

舉例二:趙禎被稱為中國歷史上最仁慈的君主。一天,趙禎退朝回到寢宮,因為頭癢,沒有脫皇袍就摘下帽冠,叫梳頭太監進來替他梳頭。太監梳頭時見趙禎懷中有一份奏摺,問道:“陛下收到的是什麼奏摺?”趙禎說是諫官建議減少宮中宮女和侍從的。太監說:“大臣家裏尚且都有歌伎舞女,一旦升官,還要增置。陛下侍從並不多,他們卻建議要削減,豈不太過分了!”趙禎沒有介面。太監又問:“他們的建議,陛下準備採納嗎?”趙禎說:“諫官的建議,朕當然要採納。”太監自恃一貫為趙禎所寵信,就不滿地說:“如果採納,請以奴才為削減的第一人。”趙禎聽了,頓然站起,呼喚主管太監入內,按名冊檢查,將宮人二十九人及梳頭太監削減出宮。事後,皇后問道:“梳頭太監是陛下多年的親信,又不是多餘的人,為何將他也削減?”趙禎說:“他勸朕拒絕諫官的忠言,朕怎能將這種人留在身邊!”

舉例三:東漢時期,有個清官叫楊震。他在荊州做官的時候發現了才華橫溢的王密,就推舉他做了昌邑縣令,當揚震東萊出任太守途經昌邑時,王密為答謝楊震以前對自己的舉薦之恩,趁夜深人靜懷揣10錠黃金到驛館拜見楊震。楊震對王密此舉很是生氣,毅然拒絕。王密四下瞅了瞅說:“夜黑人靜,是不會有人知道的。”楊震義正辭嚴地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怎麼說沒有人知呢?”

對漢語“義氣”的一點理解

1.“義氣”的含義

義氣,是一個漢語特有辭彙,主要含義是指為情誼而甘願替別人承擔風險或作自我犧牲的仁義和氣度,是古代中國頌揚的、維繫人與人之間親密關係的一種思維和行為方式。

2.中國古代講“義氣”的故事

中國戰國時期,趙國的藺相如被封為上卿,比名將廉頗的官位還高,廉頗因此很不服氣,下決心要羞辱藺相如。藺相如聽到這個消息,便處處回避與廉頗見面。到了上朝的日子,就稱病不出。有一次,藺相如有事出門遇到廉頗,廉頗命令部下堵住藺相如的路,藺相只好磚頭回家。廉頗很得意,到處宣揚這件事。藺相如收養的門客們無法理解,藺相如是有名的大君子,怎麼對狂妄的廉頗忍氣吞聲呢?藺相如反問道:“你們說是秦王厲害還是廉頗將軍厲害?我連秦王都不怕,又怎麼怕廉頗呢?秦國現在不敢來侵犯,只是害怕我和廉將軍一文一武,保護著趙國。作為趙王的左膀右臂,我又怎能因私人的小小恩怨而不顧國家的江山社稷呢?”廉頗聽說後非常慚愧,便袒胸露背,背著荊條,到藺相如家中請罪。從此,他們便成了同生死共患難的好朋友,齊心為國效力.

3.辨析

“義氣”在實際生活中,也演變出過一些问题,出現了“江湖義氣”“為朋友兩肋插刀”無視法律、不顧後果地迎合朋友不正當需要的情況。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中國古代單純的“義氣”,和現代法律、社會公德出現某些錯位,比如親戚朋友犯罪能不能“義氣”用事幫著隱瞞?比如朋友讓你幫著做一件不道德的事該不該“義氣”相助?比如明明合作者的行为有失公正是忍气吞声还是沟通交流?——隨著國家開放、社會進步和法律健全,把“友誼”和“法律”、“義氣”和“正義”結合起來,正在成為現代中國人普遍接受的新的道德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